今天例行性去看了醫生,
因為上次拿的藥,
吃完後去工作,
會覺得自己說話反應變很遲鈍,
於是想叫醫生開別種藥物給我。
診間到了我的號碼,
我慣性靦腆笑著對醫生打招呼,
他叫我放鬆些,
先找到一個讓自己舒服的位置,
在開始對談。
「呃⋯我的樣子看起來很焦慮嗎?」
聊了一下近期的狀況以及發生的事情,
最後醫生詢問我身體上有沒有什麼不適,
我才告訴他,這幾天昏睡的很誇張,
然後我手指頭發麻了好幾天,
很不舒服,
測試了一下手麻的範圍,
然後確認我沒有糖尿病史之後,
才告訴我,
原來是交感神經出了問題。
我看了看螢幕,是重鬱症,
光是看這字面上的三個字,
就只想用力抱住自己,說聲辛苦了。
醫生說,
當身體抗衡到一個階段,
你覺得承受太久或無法再承受時,
會出現想逃避的狀況。
所以不論心裏、生理都會有連帶影響。
#圖表上層藍色那格就是我現在的狀況
#凍結裏面的麻木就是我正在經歷的階段
然後,
我在幾天前幫自己臨時排入了去小琉球的行程,
我想去自由潛水,那能讓我放鬆,也會比較舒服。
在對談尾聲我告訴醫生這個計畫,
然後接下來我聽到的這番話讓我很驚訝。
「你在自由潛水的時候,會不會覺得心跳好像變慢,一切變得平緩」醫生問道。
「會,而且只要一泡在海水裏,就會覺得舒服很多,感覺像是被重新開機。」
「因為自由潛水會讓你的心率變慢,而且可以幫助你回到表上綠色的部份,能夠調節你目前的狀態,所以對你非常有幫助!」醫生說。
難怪我每次去自潛,都覺得好放鬆,
自潛學科也上學過,
知道因為身體耗氧量降低,
所以心律會變慢這件事,
但沒想到此時此刻竟然是這麼需要這件事情。
原來,
大海能醫治自己,
是真的。
也是需要的,
那我也還算幸運,
至少喜歡了一件能把自己治好的事情。
其實我猶豫了很久,
要不要把這篇文章放上來,
我還是決定這樣做了,
其實也沒有什麼好與不好,
只是單純想紀錄最真實的心情,
還有告訴有和我相同經驗或正在經歷的人,
我們用堅強與這一切抗衡,
我們都很棒很努力了。